文丨李振兴
2025年上半年,饮品业务收入同比下滑2.6%,或许是康师傅最不愿看到的。
日前,康师傅发布的半年业绩显示,上半年康师傅营收约为400.92亿元,同比下降2.7%;归母净利润为22.71亿元,同比大幅增长20.5%。不过,这是康师傅连续两年半年度收入下滑。2024年上半年,康师傅实现收入415.5亿元,同比下滑0.15%。
更令人意外的是,康师傅饮品收入在茶饮料的拖累下,竟然也下滑了2.6%,超过了方便面的下滑速度。
具体来看,康师傅饮料业务在2025年上半年收入同比下滑2.6%至263.59亿元。其中,收入规模最大的茶饮料同比下滑6.3%至106.7亿元。去年同期,茶饮料收入还同比大增13%至113.92亿元。
水销售额同比下滑6%至23.77亿元;果汁销售额同比下滑13%至29.56亿元。这延续了2024年的下滑势头,去年同期这两项分别同比下滑5.6%、10.1%。
主要承担百事饮料销售的碳酸及其他饮料收入是唯一增长的品类,增长6.3%至102.56亿元。2024年上半年,碳酸饮料及其他收入下滑了3.2%。
2024年上半年,康师傅饮品业务表现强劲,收益达270.6亿元,同比增加1.7%。
康师傅的另一核心业务方便面,在2025年上半年销售额同比下滑2.5%至134.65亿元。
具体到细分品类,呈现出明显的结构差异。容器面销售额同比下滑1.3%至67.71亿元;高价袋面销售额同比下滑7.2%至50.92亿元。只有中价袋面销售额同比增长8%至13.72亿元;以及干脆面及其他销售额同比增长14.5%至2.3亿元。但这些增长难以弥补高价面和容器面下滑的空间。
从产品结构调整角度看,康师傅高价袋面销售额连续下滑,或因在当前消费环境下,消费者对价格更为敏感,高价产品的市场接受度降低。中价袋面和干脆面及其他品类销售额增长,表明康师傅在调整产品结构,增加中低价产品供应,以迎合消费者需求。
2024年上半年,康师傅方便面业务也出现了下滑,收益138.14亿元,较上年同期少卖1.36亿元,同比下降1%。彼时,康师傅表示方便面业务收入下滑受到市场承压与产品结构调整的影响。从两年数据对比来看,市场压力持续存在,且产品结构调整仍在进行中。
美银证券发布的研究报告曾表示,除先前加价导致市场份额流失外,内地外卖战推动中低价位手摇茶饮销售,对定位相近的康师傅即饮饮品造成冲击。无糖茶市场份额攀升,也侵蚀了原本为康师傅优势领域的含糖茶市场份额。相较于农夫山泉无糖茶产品占比逾60%,康师傅的无糖茶产品占比仅有中单位数。以喜茶、奈雪的茶等为代表的新茶饮品牌,通过外卖渠道拓展市场,其产品价格与康师傅部分茶饮产品相近,且口味丰富、注重现制体验,吸引了大量年轻消费者,分流了康师傅茶饮的客源。
在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看来,康师傅整个基本盘应该来说还是比较稳定的,但是没有抓住整个饮料的风口。目前,康师傅的品牌效应、规模效应、粉丝效应以及产业链完整度都不错,需要加快创新升级迭代的速度与质量。不排除明年或者说从现在开始,康师傅创新升级、迭代的速度和质量应该有所改善。
值得注意的是,康师傅的盈利能力大幅提高。
从成本角度看,原材料价格波动对利润影响较大。在2025年上半年,原材料价格或出现有利变化,使康师傅在生产成本上得到控制。以方便面业务为例,面粉、油脂等原材料价格下降,降低了单位产品的生产成本。
康师傅通过优化产品组合,减少低毛利产品生产,增加高毛利产品占比,提高整体毛利率。
2025年上半年,康师傅通过产品升级调价,使方便面毛利率同比提高0.7个百分点至27.8%;因毛利率提升,方便面事业2025年上半年的公司股东应占溢利同比提高11.9%至9.51亿元。
在饮品业务中,通过优化生产流程、降低能耗等管理效能提升手段,也进一步降低了成本。2025年上半年饮品毛利率同比提高2.5个百分点至37.7%,这得益于原材料价格有利与管理效能提升;因毛利率提高,饮品事业2025年上半年公司股东应占溢利同比提高19.7%至13.35亿元。
产品价格调整也是利润增长的重要因素。康师傅对部分产品进行了提价,尽管提价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销量,但单位产品利润增加。在2024-2025年期间,康师傅对袋装面和桶装面进行调价,如袋装面建议零售价由2.8元提升至3元,经典桶由4.5元提升至5元。虽然销量有所下滑,但提价带来的利润增长幅度超过了销量下滑的损失,从而推动整体利润上升。
虽然利润大涨,但港股投资者在8月12日开盘后给了康师傅当头一棒。Wind显示,康师傅控股的股价当日开盘为11.36港元,开盘后直线下跌近6%,最低跌至10.69港元。截至发稿,其股价为11.26港元,较昨日收盘价11.4港元跌0.14港元,跌幅达1.23%,总市值为634.73亿港元。
(责任编辑:zx0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