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电磁弹射为福建舰带来独特能力 作战能力踏上新台阶

09-24 HaiPress

中国海军歼-15T、歼-35和空警-600三型舰载机完成在第三艘航母福建舰上的起降训练,标志着福建舰具备了电磁弹射和回收能力,这代表中国海军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这一进展不仅意味着中国在航母电磁弹射和舰载机研制领域取得实质性突破,也表明中国航母的作战能力将迈上新的台阶。

中国军方宣布,海军歼-15T、歼-35和空警-600三型舰载机已经完成在福建舰上首次弹射起飞和着舰训练,标志着福建舰具备了电磁弹射和回收能力。这是我国航母发展历程中的一次重大突破,对推进海军转型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航母的主流起降方式包括“短距滑跑起飞/垂直降落”、“滑跃起飞/拦阻降落”和“弹射起飞/拦阻降落”。其中,“短距滑跑起飞/垂直降落”适合搭载F-35B这类垂直起降战斗机的航母,如英国“伊丽莎白女王”级、日本“出云”级和美国改装的“闪电航母”。“滑跃起飞/拦阻降落”适合更多种类的舰载战斗机,主要依靠舰载机自身动力结合航母的上翘甲板完成起飞,但无法起飞固定翼预警机、运输机等大型慢速飞机,中国海军现役航母辽宁舰、山东舰,俄罗斯“库兹涅佐夫”号航母,印度“超日王”号和“维克兰特”号航母等都采用这种模式。

相比之下,“弹射起飞/拦阻降落”被认为是最能发挥航母舰载机能力的模式。弹射起飞是依靠航母上的弹射装置将舰载机加速到起飞速度,使舰载战斗机得以采用“满油满弹”起飞,固定翼预警机等大型飞机也能借此稳定升空。弹射装置分为蒸汽弹射和电磁弹射,美国“尼米兹”级和法国“戴高乐”号航母采用蒸汽弹射,而美国“福特”号航母和中国福建舰则采用技术更先进的电磁弹射。电磁弹射装置比蒸汽弹射的最大能量幅度高出20%,拥有先进的反馈和闭环控制系统,能够使弹射加速度峰平比更加恒定、末速度变化范围更小。这些特性使电磁弹射可以满足更大型飞机的起飞要求,并且可以对弹射全程进行精确控制,具备弹射无人机等更轻更小舰载机的能力,扩大了航母搭载不同机型的能力。同时,电磁弹射装置的牵引块复位更快,能量转换效率高,提升了航母的作战能力。此外,相比蒸汽弹射,电磁弹射装置重量更轻、体积更小,减少了对舰上辅助设备的需求,各组成部分布局更加灵活,优化了航母内部布置,潜在地提升了航母的生存能力。

免责声明:本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亦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本站所有资源全部收集于互联网,分享目的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如有版权或知识产权侵犯等,请给我们留言。
©版权 2009-2020 数码新闻   3cnews.com.cn   联系我们   SiteMap